本片是导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一部自传体电影。幼年的塔科夫斯基随着母亲(玛格瑞塔·泰瑞柯娃 Margarita Terekhova 饰)去亲戚家借钱,他独自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发现了一面镜子,并通过镜子审视自己,在巴赫的音乐中,塔可夫斯基的回忆慢慢带出了一系列的事件:电视上在播报一个口吃的年轻人通过催眠治痊了自己;一个被家庭忽视的妻子遇上一位迷路的乡村医生,两人之间产生若即若离的关系;一个未曾露面的叙述者与前妻在争吵;一个早熟的年轻人备受军事指导员的呵责。这些毫无关联的片段式回忆通过镜子串联起来,展现了导演对时间、历史、生活、土地、梦境等意象的哲学思考。   导演的母亲在影片中扮演艺术家的母亲;他的父亲,一位著名的俄罗斯诗人,在画外音中朗读自己的诗作。

波兰华沙有一个剧团,其中有一名演员Bronski极其擅长模仿德国纳粹领袖希特勒。Maria Tura和Joseph Tura是剧团里的一对夫妻,剧团最近正在上演《哈姆雷特》。演出间隙,Maria收到了一束鲜花,来自一个年轻的飞行员Stanislav Sobinski,趁着Joseph在舞台上念著名台词“to be or not to be”的时候,她安排Sobinski进了后台,两人情愫暗生。然而不久后,纳粹侵略波兰,Sobinski只能前往作战。Sobinski所在队伍的领导是Siletsky教授,Sobinski想让Siletsky帮忙带封信给Maria,然而Siletsky却连著名女演员Maria都不认识,于是Sobinski开始对Siletsky产生了怀疑。Sobinski为了追踪Siletsky又回到华沙。而另一方面,Maria却被两个纳粹士兵带去见Siletsky,Siletsky对Maria也是心生爱慕,更希望Maria成为纳粹在波兰的间谍。Maria借故逃回家,却在家中意外的碰到了Sobinski和她的丈夫Josef,这段三角关系该如何收场,他们又要如何联手对抗纳粹?

影片取材于Melissa Muller出版的《Anne Frank》,这本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五十五种文字,销售二千四百万册,成为仅次于圣经的一本最畅销的读物。日记记录时间从1942年6月12日到1944年8月1日。在被纳粹占领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因犹太人受到的迫害日渐严重 ,Otto Frank携一家隐藏在一个调味品生产工厂的阁楼上。后又商人Kraler和Miep,以及另外一家人Van Daan和牙医Dussel也来此处隐藏。几家人住在一起等待盟军解放荷兰。从1942年到1944两年间,Anne Frank (米莉·佩金斯 Millie Perkins 饰)开始记日记。在这2年多的时间里,里面记载了她的感受,她的恐惧和隐藏人员间的关系。后因有人告发,纳粹士兵把隐藏在此的人统统送入了集中营,Frank一家除了Otto Frank没有逃离厄运。

故事发生在巴黎被德军占领期间,巴蒂诺尔(杰拉尔·朱诺 Gérard Jugnot 饰)是肉铺的老板,因此生活要比那些手无寸铁的普通居民要好过一些,但也仅仅是一些而已。一天,生活在他们家楼上的一个犹太家庭遭到了德军的逮捕,洞悉这一切的巴蒂尔诺为了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而选择忍气吞声坐视不管。

二战期间关于军队里同性恋政策的历史记载。这部纪录片包括对几位同性恋二战老兵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