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描绘了法国南部蓝色海岸天堂般的美景及其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天堂在哪里?有人说就在法国南部的蓝色海岸,那里总是有美丽的阳光、细软的沙滩和成群的游人,甚至英国女王、大画家毕加索都忍受不住这里美景的诱惑。在裸体主义者独占的岛屿上,马儿在海边悠然踱步,游人赤身裸体躺在沙滩上晒太阳。这一切似乎告诉人们:这里离天堂很近。然而影片告诉人们:这一切都是错觉,这里不属于当地人,那些不远万里赶来的游人也都是冒牌的亚当和夏娃,因为这个天堂是上着锁的。本片以一个左翼知识分子的视角详细描摹了法国土地上这块特殊的“飞地”,令人想起维果的《尼斯的景象》,这两部影片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区别在于本片比较含蓄,《尼斯的景象》比较凌厉,本片导演阿涅斯·瓦尔达1928年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1954年,她在没有受过任何电影教育的情况下拍摄的电影处女作《短岬村》震撼了法国影坛,成为新浪潮电影的先声作品,她本人也因此被尊为“新浪潮之母”。时至今日,她的艺术创造力依然不减,不断创作出新的富有震撼力的作品(如完成于2000年的纪录片《拾荒者》,参见单万里《DV时代的新浪潮之母--纪念阿涅斯·瓦尔达从影50周年》,载《当代电影》杂志2004年第3期)。
外蒙古,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辽阔深远。牧民们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活习惯,逐水草而居,对上天充满着敬畏。生活虽然清贫,他们却自足、快乐,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惠,与宇宙洪荒融为一体。 春天来到蒙古南部这片寂寞的沙漠,一个游牧家庭迎来了一年中骆驼产崽的最繁忙的时期。一只母骆驼遭遇了难产,在牧羊人的帮助下,它艰难地产下了一头非常罕见的白骆驼。这只母骆驼拒绝接受这个可怜的新生儿,拒绝让它分享自己的奶水和母爱。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持续下去,这只幼驼将会死去。为了让母骆驼接受孩子,这户人家决定采用蒙古古老的方法——音乐仪式来感化母骆驼,牧羊人派出了自己两个年轻的孩子去穿越危险的沙漠去寻找一名乐师,他是拯救这只小骆驼的唯一的希望。 终于有一个蒙古马头琴的演奏家愿意迢迢千里来到这个蒙古包,而且带来了一段既神奇又令人震撼的表演。在最后的时刻,这名民族乐器演奏者被带来这里,有了他的演奏,一个原始的拯救幼驼的仪式开始了,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和一名妇女充满爱意的歌声,这只母骆驼开始逐渐被感化,当幼驼被再次带到她的身边的时候,它也流出了泪水,并且开始用自己的乳汁拯救这只濒临死亡的幼儿。 骆驼的眼角像永远带泪。蒙古的传说流传,骆驼原本都有来自天神的嘉许:一双美丽的角。但有一趟鹿儿把角一借没回头,从此骆驼便天天定眼守望着地平线,静候鹿儿的归来。这部冷静优雅,纪录片中带丰富剧情的作品,由蒙古女导演参与摄制,自然景致美不胜收,有戈壁大漠、荒原大地、游牧人家、骆驼家族,像一部动物片?绝非如此,此片以蒙古人的角度,深入蒙古大漠贴近族人生活,把骆驼与人的生育起居拍得细致感人。
1998年,纽约新闻记者布里斯基来到加尔各答,打算拍摄一些关于妓女的东西。结果她不但了解了她们,而且了解了她们的孩子。而孩子们对她和她的相机产生了兴趣,而当她看到一名小女孩被一名中年男子带入街巷后,决定将加尔各答这阴暗的角落展现给世界 。于是不久之后,当她从纽约返回后就带来不少照相机,开始对那些孩子进行摄影培训。这一培训来自她突发的灵感:组织一个摄影班,让片中7个小主角拿着相机去记录他们身边的世界 。 拍摄过程 这些小摄影家严肃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其中的一些人在拍摄过程中甚至专业地分析着光线和不同作品。而影片拍摄期间还发生了一个惨剧,12岁的阿维吉特唯一可以依靠的母亲被皮条客烧死。期间布里斯基带他们到海滩和动物园进行了摄影实习。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没有像其他纪录片一样使用大量胶片,而是简洁地以孩子们的所见构建影片。比如,她只是通过孩子们在一个破烂动物园对一些奄奄一息的动物拍摄的过程,以此含蓄表现这些孩子的现实生活 。 简介 人生的悲哀不是历经坎坷,而是在奋力拼搏之后却发现命运早已注定。印度加尔各答市某个红灯区,这里贫穷和疾病蔓延,人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希望。然而最令人不忍的是那些妓女的孩子,他们不仅要承受他人歧视的目光,还要过早去面对自己那早已被注定的黑暗命运。美国导演兼摄影师泽娜·布里斯基和罗斯·考夫曼在这里找到7个妓女的孩子,教授他们使用照相机。这一台台小巧精密的机器点燃了孩子们的艺术天分,在阴霾的街区呈现出一片纯洁无邪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