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政变,1964;文革,1966;布拉格之春,1968;巴黎五月风暴,1968。导演若昂·莫雷拉·塞勒斯发现已故母亲四十年前拍下的片段,她在文革爆发当年到过中国,亲眼见证革命理想的幻象,与个人崇拜的疯狂。那是个火红年代,同一天空下,巴西的左倾总统因美国撑腰的军事政变而流亡海外, 捷克的民主运动如火如荼却遭到苏联坦克镇压,巴黎学生则占领校园让革命之火席卷全国。鉴古知今,塞勒斯以类似克里斯·马克的诗意光影沉思,回溯半世纪前的浩瀚波澜。
1939年,失业的英国青年大卫,如同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社会主义青年,一起加入一国际组织游击队,为争取民主自由而投入西班牙内战,对抗佛朗哥的独裁暴政。大卫因负伤来到巴塞隆纳,战时血泊中悲惨呼喊的声音,成了他挥之不去的恶梦呓语。他发现自己摇摆于对社会主义的忠诚与新认识的爱人之间,心中的改革梦想却不因远离战场而稍减,最后选择回到前线战友身旁……
故事以参加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的游击部队,并被切·格瓦拉命名为“埃内斯托”的日本血统玻利维亚人埃内斯托·弗莱迪的一生故事。作为日系玻利维亚人而出生于1941年10月的埃内斯托·前村·弗莱迪出生于富裕家庭,少年时期的他看到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中不少贫穷人人生时,经常向贫穷朋友送上关心。为了人类而决定从医的他在古巴医学院留学时认识了切·格瓦拉,并因此改变了他的人生。随后,听闻祖国玻利维亚军事政变,埃内斯托·弗莱迪参加了切·格瓦拉的游击队,决心为国民而奉献生命。
职业雇佣兵威廉-沃克爵士为了帮助改善英国的蔗糖贸易,在加勒比海的奎马达岛煽动奴隶起义。多年后,他再次被派去对付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叛军,因为这些叛军攫取了太多的权力,现在已经威胁到英国的蔗糖利益。
年轻的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被安排与未来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结婚,这是两个国家的政治有利婚姻。奢华的玛丽沉溺于各种奇想和调情。当路易十五去世,路易十六登上法国王位时,他的王后奢华的生活方式引起了法国人的仇恨,他们鄙视她的奥地利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