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电影大师亚历山大·索科洛夫自2011年凭借《浮士德》擒下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之后就一直在筹备新作《占领下的卢浮宫》。此次索科洛夫将镜头对准巴黎卢浮宫,将时空拽回二战时期,探究纳粹占领下艺术与政治的内核关联。影片已入围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蛰伏四年,俄罗斯电影大师将再度携新作亮相水城,不知能否再夺大奖,但此次作为该片的世界首映,已足够吸引多方关注。 索科洛夫一向热衷于拍摄历史与权力题材电影,其代表作“权利四部曲”中的三部分别涉及:关于希特勒的《莫洛赫》、描写列宁的《遗忘列宁》以及有关日本裕仁天皇的《太阳》。而作为艺术爱好者的索科洛夫对文化收藏宝库的博物馆也是情有独钟,早在其2002的名作《俄罗斯方舟》中就曾取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此次新作《占领下的卢浮宫》更是直接将镜头对准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的法国卢浮宫,定将上演一场有关艺术、政治与文化的历史纠葛。
根据上世纪初一位激进犹太政治领袖的书信和演说改编,讲述了罗莎·卢森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著名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参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风风雨雨,直至1919年遭到暗杀。“红色罗莎”个性非常张扬,九次被监禁,但斗志永不消沉(直到一战后)。
这部纪录片试图通过对金字塔的深入研究,揭示这些古老建筑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奥秘。它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金字塔的视角。
1931年的柏林。一个介于分租房和黑社会之间的环境,妓院是艺术家的工作室,纳粹在街上大肆辱骂,巴贝尔斯堡则梦想着制作"心理电影"。生活在澎湃,社会在发酵,在腐蚀。只要还有工作,拥有德国研究博士学位的雅各布·法比安白天写广告文案,晚上就和斯蒂芬·拉布德一起频繁出入城市中比较荒诞的场所。他的朋友-后来承认自己"在生活和职业的课题上"失败了-在谈到共产主义和性的时候,是个有进取心的人,而法比安却依然清醒而疏离。他等待着"体面的胜利",却没有真正相信它。他对柯内莉亚的爱是唯一让他质疑自己讽刺宿命论的东西。她成了他崩溃生活中的一缕希望。尽管与今天这个被人诟病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要让埃里希·凯斯特纳深沉悲凉的自传体小说《法比安》-魏玛共和国最重要的小说之一-走出阴暗的生存环境是一个挑战。多米尼克·格拉夫出色地驾驭了这一挑战。他的风格是微妙的尖锐,冷血的轻快,却又安静忧郁。这部电影就像一个缓慢转动的迪斯科球,讲述了性行为和空冰箱之间的联系,以及幸福梦想的瓦解。
1974年,中国中部地区的一名农民在距离秦始皇墓地不足1英里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现:被埋藏在地下的8000余座兵马俑。自发现以来的40年中,考古学家和学者持续对这个令人惊叹的遗迹进行研究,并发掘出很多遗迹,但一直未能真正破解谜题。这次,国家地理频道和英国广播公司(BBC)联手,纪录了陵墓考古学家新的挖掘进程,不仅为秦始皇考古发现提供的新的启示,并且重写了中国与西方世界交流沟通的历史。
「匿名鐵粉:我非常緊張你 / 妳不是真實的人物。」─《超級網紅真裸告白》 20 歲的伊娃科萊,出生於義大利,現於柏林生活,她在網路上化名為「亞當」,是知名的斜槓網紅,靠寫作、 創作音樂謀生,同時是位模特兒,也是性工作者,她宣稱自己是無性別與無政府主義者,主張「任何人都能裝扮成 自 己 想 成 為 的 人 」。 片 中 真 實 呈 現 伊 娃 的 網 交 、 做 愛 , 甚 至 目 睹 她 與 買 春 客 戶 的 真 槍 實 彈 , 辯 證 偷 窺 與 紀 錄 、 表 演 與真實的邊界,以及「自我裸露」和「自我揭露」的差異,帶來一場毫無束縛的青春真人秀。 本片是德國導演匹亞黑倫塔爾首部紀錄長片,採用高度反思的手法,透過伊娃科萊的游移身份,探討身份符 號的混淆,是一部難以界定類型的電影,亦是網路直播世代的無性別肖像。